[觀後感] 擁抱B選項
A選項已經不可得了,我們就好好把握B選項吧!人生無法事事盡如我們所想,各種逆境總是會突然來到我們面前,大多數情況下,我們無法選擇是否要讓那些事情發生,在那樣的情況下,我們能做的是去思考該如何面對。當我們預想中完美的A選項不復存在時,我們仍然可以鍛鍊我們的韌性,去擁抱人生B選項。
這本書的作者是Facebook的營運長,也曾入選《時代》雜誌最有影響力人物,擁有完美的履歷、令人羨慕的工作、和睦的家庭。但丈夫的意外驟逝,讓她的人生瞬時陷入不見底的痛苦。而這本書寫的,就是她如何面對並走出這痛苦的過程與方式。
在過去幾年中,我經歷過幾次失敗/失去,但可惜的是我並沒有很順利地從那些痛苦中走出,也間接影響了我之後的選擇與生活,現在回頭思考,我在那幾次的經驗中都陷入了書中提到的三個P的陷阱中。
這本書中提到的方法或許沒辦法成為每一個人面對創傷時的共通解,但作者提供了許多心理學的理論和實驗幫助我們更了解創傷,進而明白當我們面對創傷時可以進行的修復行為。作者透過分享自身的經歷,讓我們看見面對創傷其實還有成長這個可能。
前言 黑暗終將過去
沒有人一輩子只收到玫瑰花,每個人都會碰到艱苦困難的時刻。有時候,我們會預見困難來臨,有時候則猝不及防。可能是孩子突然夭折的悲慟,與戀人分手的心碎,或無法實現夢想的強烈失落。問題是:事情發生後,我們接下來要怎麼辦?Sheryl的丈夫在他們去墨西哥慶祝朋友生日時意外去世。剛開始,那段時間對她來說過得特別慢,悲傷充斥在她生活中每個地方,會議、家長參觀日、開學日…等等,過去平常的一切都會讓她想起過世的丈夫。
她向本書的共同作者Adam求助,Adam告訴她,韌性是我們因應逆境的強度和速度,而且是可以培養的,增強韌性才能迅速從悲傷中復原。
盡管我們盡力防範,世上仍從在各種逆境、不平和創傷。當我們明天的改變奮鬥時,也必須從今天開始加強韌性。
再度開始呼吸
正向心理學之父Martin Seligman指出,有三個P會阻礙人們克服悲傷情緒:
- personalization個人化: 認為是自己的錯;
- pervasiveness普遍性: 認為生活各個層面都會受到影響;
- permanence永久性: 認為事情造成的衝擊將永久持續。
學會感激,或者說學會思考更糟的情形也有幫助,慶信自己得到的福分能提醒我們人生的美好,讓我們變得更快樂、更健康。
我們都不免面對失去: 不管是失業、失戀或失去的生命。問題不再於這些事情會不會發生。因為這些事情就是會發生,而我們需要去面對。當人生將你拖向水底,你可以奮力一蹬,破出水面,再次呼吸。
把房間裡的大象踢出去
人們總是會避開痛苦的話題,就像房間裡的大象,大家都看的到,但大家都會避開牠,大多數的人都擔心自己會在傷口上灑鹽,所以反而特意迴避一些問題,但即使是曾受過巨大苦難煎熬的人,也會希望能談談自己的經驗。有一些人特別容易讓人敞開心房,心理學家稱這些人為「開啟者」,他們很願意了解別人,樂意和別人有所連結。碰到危機時,開啟者能帶來很大的幫助。開啟者不見得都是我們最親密的至交,也可能是與我們有相同經歷的其他受難者。
面對需要幫助的人,不要假定別人想不想談,最好主動的向對方表示「如果需要都可以來找我聊聊」,然後就看對方接不接受。對某些當事人來說,他們最需要的是知道自己並不會孤單面對困境,而不單單只是安慰或加油。
除非我們正視,否則房間裡的大象會始終存在。如果視而不見,有些當事人會自我孤立,所以雙方都需要主動的拉近距離,因為我們無法期待大象會自動走開。
友誼的白金定律
友誼的黃金定律: 以所不欲,勿施於人。
友誼的白金定律: 照別人希望的方式對待他。
在有關壓力的典型實驗中,讓實驗者知道有個能減輕的按鈕存在時,會讓實驗者感覺自己有辦法掌控,因而忍受壓力。人們痛苦時都需要有個按鈕,當我們親近的朋友遭逢不幸時,給他們一個可以按的按鈕就是最重要的課題。
「有什麼我能做的事?」這句話雖然立意良善,但會在無形中把責任轉嫁到悲傷者身上,所以與其問有沒有「什麼能做的事」,不如直接去為他們做些什麼,具體的行動並不是為了解決問題,而是針對問題帶來的傷害想辦法,比如用肢體接觸來消除對方的焦慮。
環形理論中,越靠近中心的代表被意外傷害越深的人。無論身處哪層圈圈,我們都向內圈提供安慰,向外圈尋求安慰。
悲傷五階段/狀態: 否認、憤怒、討價還價、抑鬱、沮喪
友誼的白金定律: 照別人希望的方式對待他。
在有關壓力的典型實驗中,讓實驗者知道有個能減輕的按鈕存在時,會讓實驗者感覺自己有辦法掌控,因而忍受壓力。人們痛苦時都需要有個按鈕,當我們親近的朋友遭逢不幸時,給他們一個可以按的按鈕就是最重要的課題。
「有什麼我能做的事?」這句話雖然立意良善,但會在無形中把責任轉嫁到悲傷者身上,所以與其問有沒有「什麼能做的事」,不如直接去為他們做些什麼,具體的行動並不是為了解決問題,而是針對問題帶來的傷害想辦法,比如用肢體接觸來消除對方的焦慮。
環形理論中,越靠近中心的代表被意外傷害越深的人。無論身處哪層圈圈,我們都向內圈提供安慰,向外圈尋求安慰。
悲傷五階段/狀態: 否認、憤怒、討價還價、抑鬱、沮喪
自我慈悲與自信
自我慈悲是你對朋友多慈悲,就秉持相同慈悲心態對待自己。每個人都會犯錯,但事情既然已經做了,任何人都無法改變。自我慈悲來自於坦然承認我們的不完美是人性的一部份。
書寫是學習自我慈悲的有力工具,把感覺變成文字,能幫助我們思考和克服逆境。可以在需要的時候隨時開始、隨時停止,即使只寫幾次,每次書寫幾分鐘,都會造成差別。為負面情緒貼上適當的標籤,也有助於處理負面情緒,而且標籤越明確越好。
需要注意的是,在悲劇或危機發生立刻書寫,可能會適得其反: 因為對某些人而言,對事情的感覺還不夠成熟時,他們也不知該如何處理。面對失去時,書寫能減少孤獨感,讓心情好轉,卻不一定有助於改善悲傷或抑鬱。
自信心是快樂和成功的關鍵。無果缺乏自信,我們會對自己的缺陷和汙點耿耿於懷,無法擁抱新挑戰,學習新技能。每天列出幾件自己的貢獻能幫助我們專注於心理學上所謂的「小贏」,有助於建立自信。
書寫是學習自我慈悲的有力工具,把感覺變成文字,能幫助我們思考和克服逆境。可以在需要的時候隨時開始、隨時停止,即使只寫幾次,每次書寫幾分鐘,都會造成差別。為負面情緒貼上適當的標籤,也有助於處理負面情緒,而且標籤越明確越好。
需要注意的是,在悲劇或危機發生立刻書寫,可能會適得其反: 因為對某些人而言,對事情的感覺還不夠成熟時,他們也不知該如何處理。面對失去時,書寫能減少孤獨感,讓心情好轉,卻不一定有助於改善悲傷或抑鬱。
自信心是快樂和成功的關鍵。無果缺乏自信,我們會對自己的缺陷和汙點耿耿於懷,無法擁抱新挑戰,學習新技能。每天列出幾件自己的貢獻能幫助我們專注於心理學上所謂的「小贏」,有助於建立自信。
向前躍進
在經歷創傷後可能有幾種結果: 第一種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。第二種是慢慢恢復到創傷前的狀態。而第三種,是創傷後的成長。面對生命中種種打擊與磨難時,我們會受傷,會留下傷疤,但我們可以抱持更堅定的信念走出去。
發生不幸除了破壞現況,也會粉碎我們對未來的希望。悲傷發生當下,我們很難從中看到新的可能性或更大的意義,但一個可能自我(我們希望成為的人)消失後,我們可以更自由的想像新的可能自我。
發生不幸除了破壞現況,也會粉碎我們對未來的希望。悲傷發生當下,我們很難從中看到新的可能性或更大的意義,但一個可能自我(我們希望成為的人)消失後,我們可以更自由的想像新的可能自我。
重拾喜悅
悲劇破門而入,把你禁錮起來,想要逃出去需要花費很大的心力。在面對逆境後重新尋找快樂,只是把原本從你身上偷走的東西拿回來。
釐清負面情緒能幫助我們處理負面情緒,釐清正面情緒也有它的效用。
即使在非常沮喪的時候,我們仍然能抓住和創造片刻的喜悅。這些片刻累積起來,帶給我們的不只是快樂而已,也能賜予我們莫大的力量
教出有韌性的孩子
要提升孩子的韌性,我們可以先從幫助孩子培養四個核心信念做起:
- 他們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
- 從失敗中學習
- 他們很重要
- 他們擁有可依靠也可分享的真實力量
一起找到力量
我們通常都認為希望只在個人身上,但人們也可以一起建立希望。通過共同的身分認同,個人可以形成群體,一起擁有共同的過去,也開創更光明的未來。研究人員發現,當「一群人對未來有新的想像」時,心中就會湧現希望,能夠堅持下去。
成為社群的一份子,有時候能賜予我們單打獨鬥時無法擁有的力量。與他人連結時,我們也更容易找到自己的本性--生存意志和愛的能力。
成為社群的一份子,有時候能賜予我們單打獨鬥時無法擁有的力量。與他人連結時,我們也更容易找到自己的本性--生存意志和愛的能力。
工作上的失敗與學習
我們不但從失敗中得到的教訓比從成功學到的多,而且從最慘痛的失敗中學到的也最多,因為我們會更詳細的檢視失敗的經驗。我們必須從失敗中學習,才能在失敗後發揮韌性。但大多數時候,我們雖然明白卻不去做,因為我們太缺乏安全感,不願意承認錯誤;也太驕傲,因此不願向別人承認錯誤。
大多數的缺憾都和缺乏行動有關,而不是失敗的行動。我們通常為錯失機會而懊悔,而不是後悔當初逮住機會。
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盲點--別人看的見、自己卻渾然不覺的弱點。有時候我們會否認這些弱點;有時候我們只是不知道自己哪裡做錯。
看輕自己最好的方法之一,就是請別人拿鏡子對著你。如果你不把批評當作針對個人,就會比較容易接受別人的意見。如果能以開放的態度面對批評,就能讓自己變得更好。
大多數的缺憾都和缺乏行動有關,而不是失敗的行動。我們通常為錯失機會而懊悔,而不是後悔當初逮住機會。
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盲點--別人看的見、自己卻渾然不覺的弱點。有時候我們會否認這些弱點;有時候我們只是不知道自己哪裡做錯。
看輕自己最好的方法之一,就是請別人拿鏡子對著你。如果你不把批評當作針對個人,就會比較容易接受別人的意見。如果能以開放的態度面對批評,就能讓自己變得更好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